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中共万源市委七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3-08-03 09:36:35 来源:人民融媒体

全会现场。马发海摄

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万源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万源市委书记倪欣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资料图)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万源市委书记倪欣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万源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倪欣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达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达州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锚定“生态价值利用、优势资源转化、开放合作共赢”路径,集中攻坚“五件大事”,纵深推进“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指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坚定贯彻党中央和四川省委、达州市委战略决策的政治自觉,是融入发展大局,实现万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推进优势资源转换,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必由之路。万源作为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走出一条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万源路径。

全会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名、绿、优、新”四城建设,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鲜明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对构建万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绝对支撑,“育主体、全链条,扩投资、强价值,提标准、增动能”,坚定不移走生态利用、资源转化、区域协同、企业带动、项目支撑、园区承载、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品牌增值9大发展路径,奋力推动绿色、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崛起,构建清洁高效、绿色低碳、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争创“国家生态价值转换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万源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认真聆听。马发海摄

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培育形成三大百亿级主导产业、四大50亿级产业园区、五大十亿级企业,基本建成制造业强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达州市平均水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全面覆盖。企业主体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成势。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精尖”企业跨越发展,国、省级检验检测机构创建应势突围。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品牌建设进一步凸显,品牌形象实现大跨越、品牌效益实现大突破、品牌内涵实现大提升。到2035年,制造强市、农业富市、服务业活市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与达州市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全会明确,要突出生态工业核心地位,实施重点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形成“1大首位+3大主导”的重点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三带五圈”文旅康养产业,让文旅品牌立足川陕、走向全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优质道地中药材和富硒农产品供给(种源)地、研发认证集中区、农旅融合示范区。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中国西部绿色建材城、大秦巴林业产业园。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及其支撑产业、应用产业,打造川东北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和“绿色能源转化利用示范地”。要统筹“全域+4”空间布局发展,建设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和富硒农业种养基地,建设大巴山富硒产业园、中国西部石材城产业园、官渡林业产业园、青花工业园。

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集聚动能,推进绿色化发展,实现智能化转型,探索精品化升级。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丰富产业业态,拓展产业链条,激发产业动能。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类主体聚焦未来风口,抢占新赛道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实施“个转企”“小升规”,推动特色企业“专精特新”,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助力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升级赋能现有园区,谋划推进新型园区,大力发展特色园区,构建主导产业清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提振工业有效投资,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项目库。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明确招引目标,强化交流合作、宣传推介,构建大开放、大开发、大合作格局。

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融合”行动,推动现代化产业高水平协调。聚焦“4+N”特色农业产业,建强基础供应链,做强精深加工链,增强品牌价值链,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金融、商贸、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融合发展链条,建设对外交流平台,推动“工业+旅游”跨界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数字赋能,推动重大数字技术发展步伐,大力建设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机构,全面融入“数字达州”发展格局。坚定文旅首位产业不动摇,注重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区域特色相融合,实现“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旅游围绕农业增效益”的良性循环。

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主动争取国、省、达州市在万源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中国硒元素科技产业技术与运用研发中心、秦巴山区珍稀野生中药材种源保护和推广利用研究中心。建立万源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加大科研机构引培力度,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转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及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行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全会强调,要持续强化基础支撑,为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驾护航。优化基础设施,推动交通、供水、电力、通信配套提质升级,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推进用地及财金供给、跟踪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区域最优要素供给体系。创新人才机制,健全引进、培育、使用链条,建设绿色生态资源创新转化人才集聚区。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立产业发展监督员制度,鲜明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的浓厚氛围。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集中学习、宣传宣讲、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决策部署上来。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持续在“固本培元、扬优成势,培育主体、集群发展,提质增效、升级赋能,丰富业态、优化生态”上下功夫,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再造发展新动能。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决心,聚焦重点工作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奋力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实现“三季进、四季胜、全年红”。要高质量筹备谋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万源提供根本保证。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达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而努力奋斗,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万源篇章!(马发海、冯津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