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枇杷已成熟,古红踮着脚,伸手摘下两颗黄橙的果实,咬了一口后说,“好甜。”
古红来自四川绵竹,1995年出生,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枇杷树是她在汶川地震后,亲手种下的“希望”。
(资料图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北川、绵竹、汶川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当时,13岁的古红还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5月12日14点28分,强震袭来,无数房屋垮塌。
幸运的是,古红所在教学楼没有垮,学生们逃过一劫。震后,古红母女与其他幸存者搬进简易帐篷,直到半年后重建的楼房竣工。
不幸的是,古红母亲乳腺癌晚期,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古红失去了很多亲朋,但地震和大病并未压垮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成熟。
地震刚刚过去,古红便成为了一名“小志愿者”,跟在年长的志愿者身后,为受灾群众唱歌、剪指甲、洗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地震后,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他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忙前忙后地运送物资。那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们自己更要帮自己。”古红说。
中学时,古红在政府的安排下,前往湖南长沙读书,毕业后留在了长沙工作。母亲的离世让她更珍惜亲人,但遗憾的是,父亲因慢性病于2019年去世。
古红有过失意,有过迷茫,但她最终找到了方向。
2022年4月,古红成为一名水滴筹筹款顾问。“小的时候只是想着赶快恢复正常生活,并没有认真想过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但真正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我很确定,自己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古红说。
湖南省儿童医院里,孩子们围绕着古红,和她一起聊天、玩耍。他们称古红为“小红姐姐”,这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也是他们的“救命天使”。
“我特别了解面对大病那种无力的感觉,也很清楚,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目睹亲人的离开。加入水滴后,我希望多帮一个是一个,我做得多一点,也许就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据悉,迄今为止,古红已经累计帮助大病患儿筹款超过1000万元,每个月都有数十个家庭因她和水滴改变人生。
除了筹款外,古红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缓解患儿和家长的恐慌和焦虑,舒缓他们的压力和迷茫。
“缓解心理压力非常重要。我记得当年地震发生后,志愿者里不仅有负责运送物资、参与医疗的,也有心理援助志愿者,让大家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古红说。
科室来了新患者,患儿和家长都会主动说,“有什么难处就找古红。”
今年5月11日,古红回到绵竹九阳镇文风村,看到了枝繁叶茂的枇杷树,吃到了甘甜的果实。
她徒步到母亲坟前,向母亲诉说着自己的生活,“我没有辜负每一个对我有恩的人,我真的一直在努力地生活。”(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鑫)